Sunday, November 20, 2011

在美国用LinkedIn找工作 zz










在美国找工作除了要利用各种线下资源(宣讲会,招聘会,教授或朋友介绍等)还要学会利用线上资源。在社会媒体发展的如此迅速的时期你当然不可以没有facebook, twitter,LinkedIn这种“俗气”的东西。当别人跟你说facebook me!的时候,你如果说“oh..I don't use facebook."那就显得太不合群,太外行了。

在SNS (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是有一些鱼龙混杂,有时候老在上面呆着也是很浪费时间。不过,社会化媒体早就从休闲娱乐平台演变成集休闲娱乐+功利交往+虚荣+personal branding的平台。找工作的时候就要用到“功利交往”和“personal branding”这两个环节啦!所谓的“功利交往”就是说要找到那些在你喜欢的职业领域工作的人,然后想办法跟他们取得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 :
1,让你们共同的联系人介绍你们为朋友。
2,在他们的页面上或者博客上留言。
3,参加由这些人发起的行业内话题讨论等.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有前提的,不能盲目地认识和参与。你得首先做好自身的准备。比如说,你必须对
1,你喜欢的行业有真正的了解,
2,对你要认识的人有了解
3,follow跟该行业有关的最新信息(避免出现别人说什么都睁眼瞎或者讨论牛头不对马嘴的状态)等
有人就觉得,那怎么才能跟那些大牛们取得联系呢?其实大牛们也在想怎么才能找到更好的人才,或者怎么才能跟更大的牛们联系上。所以,他们有的会开专业博客,有的会用twitter,有的会有LinkedIn。其中,LinkedIn做为职业交往的SNS是最适合跟行业前辈展开交流的平台。虽然LinkedIn不是唯一的职业交往平台,但它绝对值得你为它付出。到底应该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找工作捏?!
详细步骤:

第一,你当然需要有一个完整的LinkedIn帐号资料。
在这里建议大家用最常用的邮箱来做LinkedIn的帐号。因为这样可以及时收到相关的职业信息。如果你只是想把LinkedIn做为一个偶尔看看的职业SNS,那就要先摆正心态,重视起来。


申请完帐号以后你就要填写上面要求你填写的内容。注意,请务必把整份资料填完。资料的完整程度会在profile页面的右边显示出来(如图)。如果你的资料完整程度在100%的话,你的profile就会自动在LinkedIn的搜索引擎中往前排。结果就是,雇主在使用LinkedIn搜索相关人才的时候,你的资料会更容易被看见。

第二, 要善于使用Ask for a recommendation.
要100%地完成LinkedIn的设置你是需要拿到3份以上的推荐的(recommendations)。推荐信可以跟你在LinkedIn上的任何connection拿。比如说你的上司,同事,以前的同班同学。尽可能地拿到最多的推荐信。如果你有很多的工作经历却没有一封推荐信,不仅你的LinkedIn帐号没法完整,还会给潜在雇主一种你不能胜任工作或者你根本不优秀的错觉。

第三,写让人能记住的title
在写Title的时候可以加上你的特点,兴趣或者专长。不要简单地陈述。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记者。不要只写上Journalist。要Be
Specific。写上你是一个怎样的,什么方向的或者对什么新闻有热情的记者。

第四,及时地更新你的资料,让潜在雇主知道你诉求。
让潜在雇主知道你现在的状态。比如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工作。你现在的职业目标是什么。“Kevin is seeking an
entry-level opportunity in Microsoft"或者你可以不用直接写出公司的名字,写上你想要就业的领域便可。

第五,善用LinkedIn的各种groups。
LinkedIn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groups。有的是公司发起的,有的是个人发起的。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需要通过验证的。你可以通过打入关键字的方式在LinkedIn的搜索引擎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小组。加入这些小组是有很多好处的。
1,可以跟相关行业的人士平等讨论
2,通过讨论可以知道现在你感兴趣的行业都时兴什么样的话题。这点在你真正面试的时候很有帮助
3,有的组员会在小组里发布最新的公司招聘信息。
4,一旦你加入了这个小组,你一般情况下可以自如地跟任何小组成员联系。即使这些成员不是你的直接联系人,你也可以直接跟他们说上话了。
5,积极地加入LinkedIn上的公开小组。比如说TopLinked等。加入这些小组可以让你的联系人增长。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六度分隔原理”,你认识的人多了,认识你想认识的人的机会也就多了。

第六,善用People搜索方式来找到你想要进入行业的带头人。
在LinkedIn页面的最上方有不同的选项。最右边的搜索选项可以选择people,groups等。找到这些行业带头人后,不要着急跟他们说话。要详细了解他们所在的行业和个人资料。了解以后可以给他们发站内邮件,发表你对他们现在所感兴趣的问题的看法,或者表达你想为他们工作的意愿。但是表达方式不要过于aggressive。再一次强调,要做好准备再发起冲锋。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不要因为着急找工作而疏于准备,破坏了第一印象


第七,LinkedIn上有自己的新工作宣传栏。
这个选项也是在页面的最上方。只要点进入Jobs就会出现下面的下拉菜单。LinkedIn也会根据你输入的个人资料为你准备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清单。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最新的行业工作信息。非常的方便



第八,可以通过搜索喜欢的公司的方式来寻找工作信息。
同样道理,点击companies就会出现你感兴趣的公司。页面的左边会出现各种选项可以让你选择公司的所在产业,地区,信息发布时间等。通过这个功能,你还可以找到想去公司HR的负责人,这样就可以联系他们取得informal
interview的机会。也时非常好用的功能之一。



最后,还时在最上面的一行可以选择answers。



这个选项可以显示出你对行业有多了解。你可以用输入关键字的方式看到人们对这个行业提出的问题。你可以对你所了解的问题做出回答。提问的人会对参与者提供的答案评分。你的答案分数高了,就会自动成为行业的专家或者一件领袖。这对你能进入该行业工作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用LinkedIn找工作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起这个SNS,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啦

美国暑期实习经历engineering summer intern经验小谈 zz










我所实习的公司:
我的公司在密歇根州,曾经辉煌的汽车工业黄金地,公司是意大利的global 公司,美国的research 和manufactory 在这里,公司以robotic, product,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为主。俺是在美国南部某村学Computer Engineering的,怎么跑到这边来做实习呢?好听的版本:我所在的组是做Machine Vision的,需要开发配套的Software, 我本科也做过类似的project, 因此很match。不好听的版本:之前在加州投了多少都石沉大海要不就一面悲剧啊,后来上门献身,发现法律已经可以阻止我啦(做volunteer)!于是接受了这个offer。。。
如何拿到的Offer:
不是这篇的重点,计划过一段专门写个,这里简而言之: Networking + Resume能换来机会,Skill strength 能抓住机会。
我的工作:
Video appliance UI, Toolset development及 Embedded system design(probably), 主要用C#, 以及第三方公司的API。大公司一般不会让你做端茶倒水的实习,但很多小公司交付给你的工作的实际技术含量可能不会那么高。我比较幸运,boss让我负责一个新的global项目的整个software 开发,组里只有我和老板是这方面的,所以相当于我自己在做。Oh, I love my boss~ 他是很年轻的一个program manager, 可能是公司里最年轻的。我本来的superviosr 不是他,被他拉过去了。老板人很nice, 这点很重要,鼓励我尝试并implement my own idea, 我感觉自己的空间的很大,喜欢这种管理风格。 不过为了确保I'm on the right tract, 我总会跟老板交流,工作方式见下面。
公司的待遇:
$15/hour before tax, 每天八小时,no relocation fee, 各种电脑,办公用品等fulltime全套设备,短期免费租车,无住房特殊deal, 应该是无任何保险,无明确的类似全职的请假制度,possible travel with extra pay。
IT 的high-tech公司的实习薪水可谓千差万别,能想到的那几家大公司的薪水都不低,据我了解到的,Google和Facebook是最高的,均比Microsoft高,Google的summer intern, 个别组的税后都可以有6000+(如谁有更准确消息可以留言,我再更新),Facebook同等水平略低,MS低一个等级,总部SDE/SDET实习税前5400,税后4400(感谢王沛~)。Apple的消息来源不多,不过它那的intern 跟fulltime一样是非常非常辛苦的,Appl这点在硅谷是有名的,他们制定的schedule永远处于完不成的过饱和状态,很对人从像NVDIA这样的公司跳过去,两周后又跳回来。如果是小一点的公司和startup, 一般是按小时付,往往在法定的最低工资上面一点点,八九刀左右。其他方面各公司差不多,公司能给我免费租车很令我意外,老牌欧洲公司给力啊。。。
办公与人文环境:
美国的high-tech大公司大多比较casual, 就跟在学校差不多,大家穿个人字拖piapia的就可以去,办公室里一般有很大的让你“创作”的空间,基本可以你怎么舒服怎么来,google的办公环境大家都有所耳闻,这里不罗嗦了,其他公司略次之。公司内的创作氛围很高,气氛比较轻松,以年轻人为主,无打卡制度。(同样open to correction)
我的公司呢是欧洲老牌industry公司,我看平均员工年龄能有我的1.5倍,穿着比较职业,没有露腿露脚的装扮,大家举止均很professional, 公司里很多欧洲人,中国人我目前只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公司我能接触到的有500人左右,部门职能分工及其明确,交接顺畅,工作氛围较严肃,居然依旧是打卡制度,我悲剧的午餐时间啊。。。总是超时。
美国的公司实习据我了解都会把你当作全职员工对待,一个原因也是没有必要让公司各个部门再有针对实习生的系统。除了办公设备一样以外,我有同等级别fulltime的access level, 而且我负责整个这个project的软件开发,boss把一套软件的access只交给我一个人,这个项目应该是属于几百万级别的,泪奔啊~ Boss 从我刚到就开始给我压力了,我到组里才一小时,这个项目的第三方公司来找boss开会,boss 就把我拉过去了,我还没弄明白神马是神马呢,Boss 就边谈边说这个夏天我们组里把He Wang 招来做这个软件的开发,到时测试的结果确定是否用你们的SDK,于是对方看我的眼神都变了,名片神马的纷纷递过来,然后等我的,我说,我还木有啊,斯密马赛!还好以前有过类似的经验,尽量周全地跟对面谈,Boss 啊,你只跟我说过两句话啊,你这不是给我设套么,呵呵。But I love suprise burden and challenge, feels like I'm on drug!~
建议的工作方式:
好了言归正传,这个才是正文。。。Again,不是所有建议都有普适性,我是个aggresive worker, 长期规划不是做engineering, 所以跟我类似的人可以重点参考。
1. Don't wait for boss to give you idea, give boss your idea.
Boss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把每一步要什么细节,哪个环节该怎么做好告诉你,他需要的是你的Idea,所以接到project 不应该等着boss给你介绍细节,他不会的,只会给你一个预期效果,Idea要主动去想,去跟Boss 交流,这里有多大自由度,应该从跟老板的交流中品出来。
2. Bring your question to the boss with your existing question
这是我工作的一个习惯,去问老板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的时候我一般会带上我想好的一个方案,Boss倾向于看你脑子已经有了什么,然后再找问题在哪,哪些遗漏了,一般他也没有时间从头到尾给你讲一边。很好的验证就是,我今天偷懒了,两手空空去问老板我们的project的所有功能列表,他当时一句话就给我打回来了,Do you have a existing list yourself?
3.Don't bother your boss with small issue, every boss love independent employee.
这是老板给我提的第一条要求,pretty simple.
4.When showing your idea. B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as impressive as you can. Make the main point clear.
每次和老板的交流都是一次presentation, 要用最短的时间和话实现最直接的效果,老板可能只有一走一过的时间,有时得把老板当客户对待,就是当他什么都不懂,当他并不愿意听你说,但是你要说服他,convince him your idea. 这个方面我总会想Apple是怎样对待产品设计,对待客户体验的,很有启发,老乔的每次keynote都是精品。
5. Earn the responsibility yourself. The more you are willing to take, the more they will give you.
我不喜欢只做老板给我的,如果我感觉我能明显做的更多的话,我的boss总是从跟我的交流中发现我愿意承担多少duty来分配我的工作,这点美国high-tech大公司可能并不是这样,反而比较适合小公司。既然工作了,就不应该等着任务了,去找对你和公司更有价值的任务。 Always push yourself.
6.When you are not sure what to do, prepare for the worst, 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task will come next.
刚去的两天活很少,我那个闲啊,寂寞的哪都疼,于是开始预测会有什么东西会用到,就开始扣,结果接下来这些都用到了,而且老板并没有期待你需要预热时间,直接就能上手永远是first choice.
7. Design, base on real-life observation
如果涉及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一定时间的观察上,观察已经存在的产品的请用特点,哪个部分需求最大。我的design要求提高所有人操作该平台的效率,我的基本原则就是把最常用的做到最简单来提高总体效率。那天把老板拽来说俺要去看工人实际操作以前的appliance, 因为blablabla, 你丫从不从。
8. You will need perfect oral English
如果一心做engineering, 我觉得口语要求没有那么高,但我就是个不安分地人啊,没事儿交流交流idea, convince 老板,去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分配及方式,跟第三方或客户打打交道,都需要precise, simple的语言表达,所以好的口语是需要的。

在美国找实习找工作zz










留学了,落地了,到了学校安置好,开始学习生活了,不安分的你肯定已经开始寻找实习机会啦~出了校园招聘会将机会摆在我们眼前以外,还有哪里可以寻找机会呢?

(一)Internship信息网站:

(1)http://www.experience.com/entry-level-jobs/:这个网站和很多学校的job board是联合的。作为工作信息网站,它更专注于entry level jobs和internship方面的信息。由employer和agents贴出职位。

(2)http://www.internships.com/ :职位信息网站。

(3)http://www.internshipprograms.com/:职位信息网站。

(二)工作信息网站:

(1)www.indeed.com:这个网站主要是聚合了各大小工作机会网站和版面的内容,进行集中搜索。

(2)www.careerbuilder.com: 【1】由公司和中介贴出工作机会,并通过网站本身的渠道通过email发出申请、或导向公司自身的工作板块网站。【2】用户可以自行上传简历、coverletter等资料,重复使用并等待企业用户搜索。【3】设置newletter发送,定时收到筛选过的工作机会。【4】附带不同档次的简历修改服务(其盈利部分之一)我·个人感觉这个网站的搜索引擎,分类筛选相对比较清晰易用(较之其他类似网站)。

(3)www.monster.com:与(2)类似。

(4)www.dice.com: 与(2)类似。





(三)学校的工作信息和机会的网站:

大学几乎都有career center,除了具体的walk in服务和job fair等等,学校会有如下几种方法。

【1】规模大的学校往往会借鉴网络平台,有些是自行构架的板块;

【2】有些则是借用专业的job board,比如上面提到的experience.com;

【3】email发送提示的方法,常见于规模较小、方向较专的学校;

【4】学校在各大社交等类型的网站上的network,比如linkedin.com的学校network,facebook等等的group或network。

学校这些信息分享对我们来说比较不容易接触到,尤其是前三项,因为往往需要校内账号登入和接触。好处是【1】往往集中在学校周边比较易于到达的location,【2】对于一些专门院校和一些短期临时性的机会来说,学校分享比job board更有优势。

对于这个类别的信息,一方面是提醒大家保持关注,另一方面在我们积攒了一定的海外人员以后可以做一些相互分享(需要一定基础)



(四)各公司的career站点:

几乎所有百人以上规模的公司的网站都会有career站点,虽然不及时更新信息的公司也大有人在,不过还是有很多公司都会有非常多的招聘信息贴出来。有几个比较有价值的点:

(1)首先可以了解那些传说中的大公司;

(2)对于大公司到底在哪里工作、那些梦寐以求的传说中的机会在哪里,那些似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都有什么机会;

(3)了解企业文化、构架;

(4)很多稍大至大型的公司都会有college program,“集中供应了”internship、co-op、entry level jobs。



(五)专业network的网站和平台:



能想到的主要是linkedin.com,很多人都会在上面试图联系到一些recruiters,有成功的也有碰一鼻子灰的。



(六)社工对专业和职业背景的promote:

社工、volunteer对专业背景的积累在很多专业上是由非常直观的对应的,比如教育、社科、心理、医疗、法律、会计(政府志愿者、提供免费税务服务什么的)。不过对于很多其他专业也并不是那么没机会,比如建筑工程类、艺术类往往都会有一些events和活动,固定持续地参与、积攒多了也是经验。社工volunteer这些职位、尤其是对于一些临时性很强的机会,往往会被专注找工作实习的人不屑、又被主动性不强的人忽略。

另外由此想到一点,说到政府职位往往大家有两个想法:(1)外国人没机会;(2)商科的没什么关系。不过我认识两个同学accounting major的,在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个政府设立的义务给人提供账务协助的办公室做volunteer,虽然这个职位并不能带给他们任何正式岗位,但是一方面比什么都不做强,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些企业会喜好政府工作过这样的背景;从这个例子看来前面两个想法可能还是有一定误区的,至少不该太绝对。





(七)关于career center:

另外对于学校career center,有很多资源似乎是尽人皆知,而很多人也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方面可以鼓励大家善用,也可以使还没开始留学生活的人有一些概念和了解,乃至是向往。

(1)resume,cover letter的修改;

(2)模拟面试;

(3)当地企业的见面会;

(4)co-op项目机会(比如四年本科项目,每年分为春秋夏三个学期没有暑假,隔一到两个学期便用一个整整的学期去实习工作)。

还有就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必然会有的校园招聘机会了,其实主要是靠学校的career部门组织、发起和邀请的。







(八)其他想到的:

(1)总是会听说一些坚持不倦对同一个职位发了N个申请终于得到一个面试机会的故事;

(2)有一点我一直觉得,就想我感觉Internship板块的【人在职场】系列的宗旨非常好,career和job boards不仅仅为人提供职位信息,也为在上学的人提供对未来的方向、对理想职位所需的技能,都有具体的了解;如果从大一到大四都一直在关注“市场上”对技能的需求,恐怕学生并不会在毕业找工作时才瞬间感到“学了的都没用、用了的都没学了”。